【委托运营】林下经济“点绿成金”——合肥市产权交易中心首个林下经济交易项目

信息时间:2025-03-28 围观数: 信息分享:

2024年,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红杉林林下经济种植委托运营项目在合肥市产权交易中心顺利成交,标志着合肥市产权交易中心在林下经济交易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一、项目背景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包括林下产业、林中产业及林上产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年)》指出,我国现有林地42.6亿亩,森林面积33亿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8.6亿亩,商品林14.4亿亩,丰富的林地资源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与循环经济理念,科学利用林地资源,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概况

2018年,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启动红杉林建设,随后顺利实现“一年成活,两年成林,三年成景,历经数年精耕培育,大片的红杉林已在环巢湖岸线串联成景,不仅具有涵养水文、调节气候的功能,更成为飞鸟、鱼类和草木的天堂,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湖共生的优美画卷,成为合肥生态名城一张重要名片。

红杉林林下经济种植委托运营项目总面积约1048亩,其中林下种植区域约695亩,水域面积约353亩,该区域临近巢湖,难以就地开展水产养殖或其他游乐经营项目,林草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如何有效盘活此处资源,是招标人长期以来面临的难题。

三、项目亮点

面对着挑战和难题,合肥市产权交易中心迅速响应,组建“阳光产权先锋队”林下经济服务专班,第一时间会同交易监管部门合肥市公管局共赴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现场实地踏勘运营资产,直观掌握项目现状、运营情况、周边环境等内容,以运营资产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项目交易监督部门、是否进场交易、宜采用的交易方式等做出明确判断,高效完成前期咨询、项目受理、信息推介等工作,在合规框架内创新求变,保障项目有序推进。

通过细致的现场踏勘以及前期沟通,服务专班把握项目特点,为保障原生态环境不受影响,制定了红杉林林下种植区域仅限于中草药等作物林下种植,水域面积仅作为林下经济种植灌溉水源,不得在此水域开展水产养殖的运营需求。与此同时,服务专班会同招标人共同研究项目交易方式、报价形式等细节,因地制宜细化运营需求,确保交易的科学性及可行性,最终确定采用公开招标综合评分方式组织交易。

四、项目意义

经过严格评审,一家具有丰富经验和实力的石斛种植企业脱颖而出,成功中标。林地是绝大多数药用植物的自然繁衍地,选择种植中草药(如石斛)等生态友好型作物,既不会破坏红杉林的生态结构,还能增强林地的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石斛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在林下的生长环境更加优越,品质也更加优良,利用林下空间开展石斛种植,能够有效盘活林下空间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互促共赢;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涵养水源,进一步提升红杉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为巢湖流域的生态保护作出贡献。

该项目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合肥市产权交易中心在林下经济交易领域的新突破,为未来探索更多生态资源转化路径提供了示范。通过借“绿”生“金”,合肥市产权交易中心有效助力合肥找准绿色产业突破口,完成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